今晚报讯(记者庄媛)年末将至,学生期末复习阶段的序幕也缓缓拉开。经过半年的辛苦学习,孩子们迎来了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候。有些孩子会因为考试的临近产生一系列的情绪波动,家长也容易因孩子在期末复习阶段遇到的种种问题而生气着急,导致亲子关系陷入紧张状态。作为家长该如何陪伴紧张备考的孩子?如何做好自身情绪管理?如何减“负”让孩子轻松上阵迎接考试?家庭教育指导陈玥给出建议。
孩子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。当父母出现不良情绪时,孩子就会立即警觉;当父母情绪放松时,孩子会立即感到愉悦。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时,总是忍不住着急,然而发脾气并不会对教育孩子起到作用,反而会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复杂。
“三步法”让情绪稳定
当家长遇到让自己生气、焦虑的问题想要发怒甚至动手时,可以试试几种方法缓解情绪:首先,当情绪要爆发时,可以心里默数10个数,当我们开始数数时,往往就是在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要理智,避免冲突爆发;其次,当我们稍微克制住了想要发脾气的冲动后,我们可以做几次深呼吸,用来缓解自己紧张的神经,有助于自己冷静、放松下来;最后,离开现场,可以去喝杯水,也可以去透透气,干点别的事情,帮助自己先从发怒的环境中走出来,给双方一个独处的机会,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下整理一下思绪,让自己不会一直处于混乱中。
就事论事不抱怨
在情绪稳定后,就需要开始思考真正的解决方案了。孩子在学习过程中,特别是期末考试复习阶段,让家长生气着急,无非是几个问题,比如做作业磨蹭、做作业开小差、玩手机超时、题怎么讲都不会做。这些都有不同的解决方式,而且每个孩子适合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,但不变的是,需要家长传递清晰的信息,回归到理智的状态下,和孩子就事论事,而不是唠叨、指责和抱怨。要清晰明确说出你的诉求,要用简单、明确的语言告诉孩子他存在的问题,不夹杂情绪和埋怨,坚定而平和地说。比如,“我看到你平时30分钟就能写完的卷子,今天却用了一个小时,是有什么困难吗?”而不是“你30分钟就能写完的卷子,为什么一个小时才做完?你又磨蹭什么了?”这样质问指责的语气。用“要做”替代“不要做”,要知道,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,也不是孩子逆反,而是我们又是发脾气,又是不要做这个,不要做那个,很容易弄得孩子不知道哪句话是气话,哪句话是要求。因此,让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,先要清晰、明确地表达家长期待他做什么,而不是一直说你不要做什么。
负面情绪自我调节
除此之外,现在家长日常工作繁忙,特别是年底,可能要处理的公务更多,还要照顾家庭,如果回家再看到孩子“不听话”,很容易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迁怒于孩子,所以家长首先要学会自我调节,学会放松和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。比如工作太多,那就尝试从家庭琐事中抽离出来,太累了,就不要下班了再无时无刻盯着孩子。此外,也不必刻意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,因为负面情绪积累太多,很容易爆发。如果真的非常生气,也可以表达出来,但要注意不攻击孩子的人品或性格,不做过激的行为。在情绪受控的前提下,家长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愤怒,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,尽量避免或减少因自己的不良情绪而产生的不适当的教养行为。